明明白白-白瓷觀點.王俠軍展覽,特地邀請各方的瓷器專家來到論壇分享對於瓷器的研究跟觀點,江淑玲組長研究陶瓷10多年,任陶博館典藏展示組組長,常至全世界進行參訪,2020年陶博館規劃的「亞熱帶花園:彩繪陶瓷展」即是由江淑玲組長帶領組員進行策展,本次江淑玲組長從瓷器歷史的沿革、瓷器的原料及工藝到瓷器與文化的關係,讓我們領會瓷器的發展的因果,如何用現代的眼光來看當代的瓷器發展。
以下為論壇摘要:
瓷器改變世界貿易地圖,串接東西方文化交流
瓷器發展的近百年來,我們看到當中有非常大的進步,從景德鎮逐漸影到了全世界,從白瓷到青花瓷,那為什麼白瓷在世界上有這麼重大的意義?事實上它在歐洲就引起了非常大的改革,甚至是一個貿易的競爭。在17世紀時,當時的西方世界對於東方瓷器是非常著迷的,甚至在德勒斯頓(德語:Dresden)有個瓷器工廠專門收藏來自中國的瓷器,因為西方沒有能力做瓷器,所以花了非常多錢去跟中國進口,西方也為了破解瓷器製作的秘密,花費了非常大的心力,最終薩 薩克森選侯「強者」奧古斯特 跟他的煉金術士發現了白瓷的秘密,而當時掌握了白瓷的生產秘密誰就有可能在歐洲社會的競爭裡突圍而出,白瓷改變了貿易的版圖。破解了瓷器製作的秘密後,西方的瓷器後來居上東方,逐漸擴展到整個歐洲,我們看到現在很多知名的歐洲品牌成立,從18世紀到19世紀逐漸成熟,當時他們是從學習東方風格,逐漸才把自己的眼光轉向他們的藝術發展,西方一直以來在陶瓷的表現面向,是對於東方的想像的脈絡下發展,我們現在知道的諸多知名的瓷器品牌包括麥森也在此脈絡中發展。發覺白瓷製成是他們一開始的重點,一直到現在到了20世紀成為一個獨特的設計風格,包含包浩斯等等,對於白瓷在顏色及形體上做一個很好的結合跟體現,白瓷的精神在東西文化之間不斷的再被詮釋,最後成為很值得從不同的角度去觀看的物件。
王俠軍的作品演繹出當代瓷器的藝術發展
從瓷器的秘密被破解後,景德鎮也慢慢被破解,所以我們現場看到的這些作品,是對於我們的傳統器形在詮釋或者是重新賦予新的時代精神,在幾百年的演變當中面對這樣的材料做出不同的回應。從白瓷之路到歐洲的風格表現,白瓷傳播到世界各地,都長出了那個國家的味道跟形象,我在日本的百貨公司曾經看過王老師的作品,那時候我是非常的驚訝,瓷器的製作是有技術門檻,就像我剛剛跟大家講到陶土跟瓷土之間的差異,我們很簡單的說它是土與火,包含了材料本身、窯爐、溫度所是非常複雜的計算,當中會有很多毀壞的過程,瓷土的塑形式相對難的,這就為什麼在展區把模具跟作品放在中間的位置,一個作品需要這麼多模具去呈現出來,模具的製作要能夠做精密度這麼高,而且要非常考究,這是非常核心的。瓷器製作過程當中,模具的精細度決定了作品很大的成敗,這部分的人才也是難以去要求的,王老師透過這些不同的模具去把一件作品組裝起來,還要經過處理,這每個步驟都非常的艱難,像太湖石系列的作品最初我在看以為是白陶,這個材料用陶土去呈現是相對容易的,可是用瓷土的話就要克服很多的難度,意味著它的失敗程度很高。
王老師作品除了工藝難度,我覺得藝術創作最核心的是其中的精神,王俠軍老師對傳統的一個態度再加上時代的精神,這就回歸到我提到從傳統當中去創新的精神是怎樣而來,王老師有了他的詮釋跟創造,在看待一個藝術的本身來講,時代性、精神性及理解性,精湛工藝是為了支持這件事去產生。我自己的感覺,這些作品對於傳統的圖文結構跟再建構,賦予一種儀式性的精神,在我們的生活中這樣的作品是實用的,很符合現代人喝茶、喝酒或者是做任何飲食方面,不僅僅只是柴米油鹽醬醋茶,而是在增生生活美學的存在,這樣的生活美學不單只是擺一擺、煮一煮,而是這樣的器皿本身就有它的精神意義存在,器物的製作我覺得是失之毫釐差之千里,白瓷也是一樣,差一點裡面味道就差很多,材料、技術各方面還有他的精神,我建議大家可以從純粹藝術形式去欣賞王老師的作品呈現的面貌跟思考。
新北市鶯歌陶瓷博物館典藏展示組&資深策展人 江淑玲組長
進行陶瓷文物與資料之蒐集、研究與典藏、陶瓷文化相關主題展示之研究規畫、設計、執行、維護與管理等事項,協助陶博館出版多本陶瓷書籍:青韻流動、瓷.金,風.風.華、時代的茶顏、嗑牙樂:2010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等。策展「飲食物語-陶瓷器皿與文化的日常」特展、「亞熱帶花園:彩繪陶瓷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