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灣社會發展看藝術家的文化養成

從台灣社會發展看藝術家的文化養成

5年級生的劉維公教授,不小心透露出自己的年齡,害羞的笑了一下。

這次「明明白白 白瓷觀點.王俠軍」特展特別邀請專訪劉教授,好奇身為多年研究社會學的劉教授來到展覽現場,是否會有不一樣的火花。劉教授發表過多篇論文,探討文化與社會、文化政策、創新社會趨勢等方向,近年來更將觸角放到地方創生的產學計畫,相信對於台灣的文化現象可以說是實打實的專家,果其不然他的確對於展覽中呈現王俠軍老師的私人物件展區相當有興趣,他表示雖然只是王俠軍老師的幾個物件,卻對藝術家的人生階段做了一個完整的陳述,也看見台灣社會的發展歷程,展現45年級的藝術家所展現的特質及思想,而在訪談中我們請他分享對於台灣社會發展的觀察,對照現今的文化創作者,些許能帶給大家不同的啟發。

劉維公教授認為「明明白白-白瓷觀點.王俠軍」展覽除了將王老師的白瓷作品進行了完整呈現,同時在王老師的私人物件區似乎看到了台灣45年級生的成長縮影,第一格的余光中的詩集代表著60年代所發生的中西論戰、鄉土文學論戰等,其深刻的影響身處於當下的這些青年們。劉教授認為每一個國家或社會,都會有類似中西論戰的社會發展過程,社會的環境影響到藝術家的生命或著創作靈感,他以台灣社會舉例,從物質生活成長中大家開始思考在文化或精神上面的的提升,"民國6070年代也算是某一種的黃金時代,沒有社群媒體下,這一群藝術家或文化工作者都要自行去學習所有的資訊,去吸收養分。" 可以說他們是一個開創者,想要去尋找屬於自己的東西、唱自己的歌、拍自己的電影,又希望能跟世界的文化藝術接軌扣緊,在仍保有封建及保守的社會環境下,人們是包容這些新的創作、包容這些藝術家, 直到現在這種傳承藝術多元的包容性仍是台灣最重要的資產,也是現今台灣文化,創意,藝術等發展上面很重要的一部分。

回過頭來看對於身處解嚴後的言論自由,台灣社會環境的變遷,也造成當時青年的一些個性特質,當問到當時的青年與現代的青年是有什麼差異? 劉教授認為在早期這些藝術家及文化工作者都是靠著自學,以王老師為例,藝術家從各式各樣的人生階段及生活中尋找創作的靈感,"展覽中一方面看見王老師的藝術天分,同時從展覽中的模具展現作品的複雜性及製程的不確定性,也看見王老師的毅力。" 回歸到藝術家本身,比方像王老師從文學、閱讀所發展的藝術才華,這是別人拿不走的,對照現代年輕一輩的文化創作者,劉教授更希望他們以王老師這一輩的人當作典範,不要過多追求快速跟社群的數字,去了解這些藝術家的故事背後的用心,而同時台灣所擁有的多元包容性、生活美學等,是台灣很好的藝術發展環境。

 

最後,問到劉教授最喜歡那一件作品,他笑笑的說可能跟心境有關,看著佛像映照在自己的內心後產生更多的沉澱跟反思,那種求知求自的感覺非常感動,"還有因為我屬羊,對那件羊的作品真心覺得不錯。"語畢大笑。

 

 

發表評論

請注意,評論需要在發布前獲得批准。

此網站已受到 reCaptcha 保護,且適用 Google 隱私政策以及服務條款

祥龍獻瑞